自貿區金改:不要“政策洼地”而要“制度高地”
作者:m.davozconstruct.com 瀏覽量: 0 時間:
3周年剛過,上海自貿區推出了新一輪金融改革方案。根據日前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拓展上海自貿區跨境金融服務支持科技創新企業和實體經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下一步將開立自由貿易賬戶的主體資格拓展到全上海市科創企業,為科創企業引進海外人才提供自由貿易賬戶服務等。
自由貿易賬戶是一套規則統一、本外幣合一的可兌換賬戶。作為上海自貿區內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環,自由貿易賬戶被譽為一條“高速公路”,是金融改革開放及金融產品服務與功能創新的重要載體。截至目前,自由貿易賬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已包括跨境結算、本外幣融資、跨境貿易融資、跨境擔保、跨境并購、跨境理財以及支持黃金交易國際板和上海清算所推出的自貿區航運指數及大宗商品衍生品中央對手清算業務等。
本次《通知》發布前,注冊在自貿區內的機構、企業可通過設立本外幣自由貿易賬戶分賬核算,實現資金自由流動。而此次政策出臺后,自貿區外被上海市教委科委列入科創企業名單的企業以及符合條件的海外人才,也可以在金融機構開設自由貿易賬戶。
可以看到,自貿區內創新型利好政策的擴圍正體現了中央設立自貿區的初衷:不在于特殊化、特例化的“政策洼地”,而在于探索成熟、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打造“制度高地”。
所謂“政策洼地”,是指借助特殊的優惠政策,或者在特定領域、特定區域內取消某些限制,以形成區域差異化的競爭優勢。的確,依靠單純的稅收優惠、權力下放等特殊政策,有可能在短期內吸引大批企業,促進產業集聚,形成帶動效應,取得較快發展。但是,“政策洼地”往往容易吸引大量的“搭便車者”,甚至“政策套利者”。這類參與者并非為了創新發展而來,而是盯住了“短期利益”。一旦這類群體數量激增,不僅政策失去本意,擠占了真正有志于長期、可持續發展企業的資源和動力,還有可能讓區域發展陷入短視化、產業發展過度集中,甚至積聚經濟、金融風險。
而打造“制度高地”的不同點在于,政策紅利并非集中釋放,也不是企業“等、靠、要、蹭”就能得到的。而是制定政策時,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探索可以推廣和復制的經驗。
上海自貿區成立后的一段時間里,各界對于改革的力度和進度普遍較為樂觀。但是,隨著改革逐漸深入,也不乏認為進度較為遲緩、未能觸及深層次改革的聲音。對此,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其一,改革漸進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眾所周知,改革的阻力往往在于兩點:一是既得利益群體的阻撓;二是如何妥善應對改革可能帶來的風險集聚。
如果前者成為推進不足的主要原因,那么改革很有可能止步不前。
而觀察區內3年多的探索與實踐,上海自貿區的漸進改革當屬后者。實際上,3年來,在求發展與控風險的平衡上,自貿區內進行了多元化的審慎嘗試。但必須明確,任何一項創新性政策的落地,都并非一紙文件那么容易。每一次創新都需要配套性的支持政策、風控措施以及企業內部系統對接、業務培訓等多個流程的配合和調試。以自由貿易賬戶為例,依托其建立起的“電子圍網”的涉外風險監測預警體系,正是開放、創新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配套性措施,具體包括分賬核算體系、跨境資金流動內在調節機制和跨境流動性逆向調節機制。
其二,改革成果是區域獨享,還是力求惠及更大范圍?上海自貿區是先行者,而非特惠區,這是在政策初期就已經明確的。因此,自貿區內的政策不僅要因地制宜,也應具有可復制性、可推廣性。盡管并無包治百病的良方和所有區域都適宜的政策,但其改革的影響絕不限于一時一地。
時至今日,第二批、第三批自貿區擴圍都已順利推進,我國的自貿區已達11家。這表明,在上海自貿區不斷積累經驗的基礎上,以自貿區為排頭兵,我國“深水區”改革正在全國鋪開。
從具體政策來看,上海自貿區事中事后監管、貿易便利化等經驗已經向其他自貿區乃至全國范圍內推廣;而此次自由貿易賬戶的“區外開花”也體現了謹慎試點、逐步推廣,讓制度性紅利覆蓋更大范圍的思路。因此,上海自貿區在推行改革政策時趨于謹慎,而非冒進。
總之,面對改革,與其追求“大、干、快、上”式的速效成績,不如腳踏實地,正視改革的困難,平衡發展與風險,穩扎穩打推進,唯有如此,才能讓自貿區的經驗推向更廣闊的地區,讓紅利惠及更大范圍。